新疆:一体抓实“三个管理”推动经济犯罪检察提质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紧紧围绕“三个管理”目标要求,通过完善落实态势研判、类案分析、个案督办的管理路径,全力构建齐抓共管、上下贯通的管理格局,充分发挥成功个案办理的示范引领效应。近年来,该部借助案件会商会、工作推进会、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累计指导办理210件案件,以高质效管理有力保障了高质效办案。
该部将条线管理融入检察“大管理”格局,精准突出管理重点。一方面,主动报告重点工作进展,积极为该院党组针对“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金融犯罪检察、网络法治化治理等重点工作以及重大案件开展专题部署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另一方面,依托双月办案质效分析会、工作述绩会,深入研判并通报各地经济犯罪检察业务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推进短板弱项的整改工作。
该部着力健全部门“三个管理”责任体系,切实强化管理质效。将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工作细致落实至具体办案领域和具体罪名,专门设置4个指导组,明确列出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并针对工作任务每季度开展“回头看”。将全区15个院合理划分至各组包联负责,促使专项指导和综合管理紧密结合,实现闭环管理。
该部以双周态势研判为切入点,持续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各指导组借助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全面深入分析负责领域、罪名、片区的监督办案质效,动态摸清案件底数,密切关注诉讼监督等重点项目进展,将受理的新罪名案件具体到办案的基层院,对出现的新问题具体到个案,点对点提出工作要求并跟踪落实情况。
“我们以个案指导为切入点,以点带面,促进类案指导实现精准化、规范化和实效化的整体效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负责人指出。该部常态化对全区具有一定规模及重点领域的类案开展专题分析,统筹推进专项评查和案件质量检查工作,针对个案定性不准等个性问题及时予以提示,针对办案理念偏差等共性问题,研究制发办案指引、问题解答、工作要求等指导类文件,有效解决了信贷类案件的法律适用、自洗钱案件的审查重点等一批实务争议问题。
(本报通讯员赵军 阿依达娜·木合牙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