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森普法丨夫妻一方去世后存款如何继承?法律规则与实操指南
当夫妻一方离世,其名下存款的继承问题不仅涉及情感处理,更需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根据我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存款继承需遵循“先析产、后继承”的核心原则,结合遗嘱效力与法定继承顺序综合判定。广森小编将通过法律条文解析与实操流程说明,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指引。
一、核心原则:夫妻共同财产的析产规则
1. 共同财产的认定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存款,若无特别约定(如婚前财产协议),均属于共同财产。这包括工资、奖金、投资收益、继承或受赠财产(除非明确指定仅归一方)等。
2. 析产步骤
当一方去世时,需先对共同存款进行分割:
配偶份额:存款总额的50%直接归在世配偶所有,这部分不纳入遗产范围。
遗产范围:剩余50%作为死者遗产,由继承人分配。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153条明确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配偶的财产,再对剩余部分进行继承。
二、继承顺序:法定继承的层级体系
若死者未立遗嘱,遗产按法定顺序继承:
1. 第一顺序继承人
范围:配偶、子女、父母。
分配原则:
均等分配:原则上继承人平均分配遗产。
特殊情形:
多分: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主张多分。
少分或不分:有扶养能力却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应少分或不分。
代位继承:若子女先于父母死亡,其晚辈直系血亲(如孙子女)可代位继承其应继承的份额。
2. 第二顺序继承人
范围: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适用条件:仅当第一顺序继承人全部缺失时,第二顺序继承人方可继承。
三、遗嘱优先:私权处分的法律效力
若死者生前立有合法遗嘱,遗产分配需优先遵循遗嘱内容:
1. 遗嘱形式要件
遗嘱需符合以下形式之一: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日期。
代书遗嘱:由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其中一人代书,遗嘱人、代书人、其他见证人签名并注明日期。
录音录像遗嘱:以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需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见证人需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姓名或肖像及日期。
口头遗嘱:仅在危急情况下(如临终前)可立,需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口头遗嘱无效。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效力最高(但《民法典》已取消公证遗嘱优先规则,多份遗嘱内容冲突时,以最后一份为准)。
2. 遗嘱效力冲突
遗嘱继承优先:若存在合法遗嘱,遗产分配按遗嘱执行,法定继承不适用。
限制条件:遗嘱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如不得剥夺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四、实操指南:继承权公证与取款流程
1. 办理继承权公证
所需材料:
死者死亡证明(如医学死亡证明、火化证明)。
亲属关系证明(如户口簿、出生证、结婚证、派出所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
存款凭证(存折、银行卡、银行流水等)。
继承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遗嘱原件(如有)。
办理流程:
1、申请:全体继承人共同到公证处申请继承权公证。
2、审核:公证员审核材料真实性,制作谈话笔录,确认继承人范围及遗产份额。
3、缴费:按遗产价值比例缴纳公证费(具体标准因地而异)。
4、出证:公证处出具继承权公证书,作为取款或过户的法律依据。
2. 银行取款手续
无争议情形:凭公证书、继承人身份证直接到银行办理取款或过户。
争议情形:若继承人无法协商一致,需通过法院诉讼确定继承份额,再凭生效判决书或调解书取款。
五、特殊情形:债务清偿与税收问题
1. 债务清偿优先
共同债务:如夫妻共同贷款、医疗费等,需先用遗产清偿,剩余部分再分配。
个人债务:以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不足部分继承人无需承担。
2. 继承房产的税收
个人所得税:继承房产本身免征个人所得税,但若后续出售:
满五唯一:持有满五年且为家庭唯一住房,免征个税。
非满五唯一:按转让收入与购房原价差额的20%缴纳个税。
其他税费:继承房产可能涉及契税(法定继承人免征)、印花税等,具体以地方政策为准。
六、法律建议:预防纠纷的三大措施
1、立遗嘱:通过合法形式明确财产分配意愿,减少后代争议。
2、财产约定:夫妻可签订财产协议,明确存款归属,避免析产纠纷。
3、定期更新材料:确保亲属关系证明、财产凭证等材料时效性,便于继承办理。
结语:存款继承问题涉及法律、情感与财产的多重交织。建议公众提前规划财产安排,在遭遇变故时,优先通过协商或公证解决争议,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协助,以维护家庭和谐与自身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