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森普法丨提交强制执行后,这6件事立刻做!否则可能拿不到钱
“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是许多当事人的切肤之痛。好不容易拿到胜诉判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很多人便以为“万事大吉”,坐等执行款到账。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执行程序是场“技术活”,稍有疏忽就可能让被执行人钻空子,导致执行落空。广森小编结合实务经验,总结提交强制执行后必须立即做的6件事,助你高效维护合法权益。
一、补充财产线索
刚提交申请就该立刻整理财产线索清单!根据《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申请人提供的明确线索,法院需在7日内核查,紧急情况3日内必须处理。
✅必查线索清单:
银行账户(含微信/支付宝/证券账户)
房产/车辆/公积金/保险单
股权、到期债权、知识产权
在职单位、社保缴纳记录(可扣划工资)
技巧:通过企查查下载被执行人工商信息,截图其分支机构、投资企业等关联主体,这些可能是隐藏财产池。
二、申请限制措施
立案后3日内务必提交两份申请书:
《限制高消费申请书》:禁止被执行人坐飞机、高铁、住星级酒店、子女读高收费学校等
《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申请书》:让其在贷款、投标、任职等方面处处受限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被执行人未履行义务即可申请,法院应当在3日内作出决定。早申请早施压,很多被执行人会主动联系和解!
三、跟进查控进度
法院立案后会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核查财产,但系统可能有延迟或遗漏:
联系执行法官(立案后5日内可查询承办法官信息),确认是否已发送《报告财产令》
要求法官查询被执行人近6个月银行流水(可能发现转移财产痕迹)
若有异地财产,申请法院发起委托调查
关键:若法院未查到财产,立刻提交《调查取证申请书》,要求查询被执行人水电费缴纳记录、房产租赁信息等隐性财产线索。
四、防范财产转移
如果发现被执行人有转移财产迹象(如低价转让房产、注销公司等):
马上提交《紧急查封申请书》,附上证据(转账记录、交易合同等)
申请法院出具《调查令》,委托律师查询被执行人隐匿的财产线索
情节严重的,提交《追究拒执罪线索材料》,符合条件可追究刑事责任。
五、准备终本应对
若法院告知暂无财产可供执行,千万别等!立刻做两件事:
提交《不同意终本申请书》,附上后续财产调查方案(如申请审计被执行人财务)
申请法院发布《悬赏公告》:通过奖励提供线索者,挖掘隐藏财产(悬赏金可约定从执行款中扣除)
依据:《行政强制法》规定,中止执行满3年未恢复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必须主动跟进避免失效。
六、盯紧案款分配
定期联系法官询问财产处置进度(房产拍卖、车辆扣押等)
若有多个债权人,要求法院出具《案款分配方案》,对分配不公可提执行异议
执行款到账后,及时提供收款账户,确认是否扣除执行费、审计费等(被执行人有逃避行为的,费用由其承担)。
法律是权利的武器,但需要主动挥舞!提交强制执行只是第一步,做好这 6 件事,才能让法院的执行力度最大化。如果遇到具体问题(如不知如何写申请书、找不到财产线索),欢迎留言咨询,帮你梳理针对性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