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森普法丨合同纠纷报警,警察会处理吗?
“警察同志,他欠我50万货款不还,合同都在这里,你们快管管!”这样的场景在派出所并不少见。但民警的回复往往让当事人傻眼:“这是民事纠纷,建议您到法院起诉。”满怀希望来报警,却被一句话挡在门外,问题到底出在哪?接下来广森小编给大家详细讲解——合同纠纷报警,警察到底管不管?
一、为什么报警处理不了合同纠纷?
公安机关的职责有明确边界。根据法律规定,110报警服务台主要受理五类案件:刑事案件、治安事件、群体性事件、灾害事故及其他与违法犯罪相关的报警。而合同纠纷本质上是民事争议,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
当合同一方不履行义务时,守约方可主张的权利包括:要求继续履行合同、采取补救措施、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等。这些诉求的实现,都需要通过民事程序解决,不在公安机关职权范围内。即使民警接警登记,最终仍会引导当事人走法律诉讼途径。
二、何种情况可以报警?
虽然警察不处理普通合同纠纷,但若纠纷中涉及以下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警察会依法立案:
1、合同诈骗:对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财物(如收到货款后失联)
2、伪造证据:篡改合同条款、伪造签名或印章。
3、暴力催收:对方采取威胁、拘禁等手段逼债。
4、拒不执行判决:法院判决后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履行。
此时需准备的关键证据包括:合同原件、转账记录、沟通录音、证人信息等。报警时应选择犯罪地或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清晰说明涉案经过和涉嫌罪名。
三、正确解决合同纠纷的4条路径
一是协商。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方式。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争议事项进行沟通、协商,寻求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通过友好协商,既能解决纠纷,又有利于维持双方的合作关系。
二是调解。可以由双方认可的第三方调解机构或个人介入,对争议问题进行居中调解。调解人会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调解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的特点。
三是仲裁。若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那么当发生纠纷时,可将争议提交给约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对双方均有约束力。仲裁程序相对灵活、高效,且具有专业性。
四是诉讼。如果协商、调解不成,且没有仲裁协议,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依据法律和事实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诉讼的权威性高,但程序相对复杂、耗时较长。
合同纠纷的解决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多元途径,警方介入更多是应对紧急情况。遇到困惑时,可联系广森律所,我们会根据具体案情制定维权方案,让您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