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森普法丨收房遭遇质量问题,如何应对开发商的强硬态度?
收房本应是购房者满心欢喜迎接新家的时刻,然而,当发现房屋存在质量问题,而开发商又态度强硬时,这份喜悦瞬间化为忧虑。别担心,法律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下面广森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应对之策。
一、明确法律赋予的权利
当收房后发现质量问题,法律赋予了购房者诸多权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这意味着,如果房屋的主体结构,像地基、承重墙等出现问题,严重影响房屋的安全性,购房者有权要求解除购房合同,并让开发商赔偿相应损失。
同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也应得到支持。比如房屋出现严重漏水、墙体裂缝导致无法正常居住等情况,购房者同样可以主张解除合同并索赔。
另外,对于在保修期内的其他质量问题,如墙面空鼓、门窗损坏等,开发商负有修复责任。若开发商拒绝修复或者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根据相关规定,买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修复,修复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的其他损失由出卖人承担。
二、应对开发商强硬态度的步骤
(一)友好协商沟通
发现质量问题后,购房者首先要做的是保持冷静,以平和的心态与开发商进行友好协商。在协商过程中,要清晰、准确地指出房屋存在的质量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如照片、视频等。同时,明确提出自己的合理诉求,比如要求开发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维修,或者对因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二)委托专业鉴定
如果与开发商协商无果,或者对房屋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存在争议,购房者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鉴定机构对房屋质量进行鉴定。鉴定机构会依据专业的标准和流程,对房屋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出具详细的鉴定报告。这份报告将成为后续维权的重要依据。
(三)向相关部门投诉
当协商和鉴定都无法解决问题时,购房者可以向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投诉。可以向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反映情况,消费者协会作为国家专门设立的消费者权益保障机构,通常能够发挥协调作用,帮助消费者解决与开发商之间的纠纷,并促使其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也可以向当地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投诉,请求他们介入调查,督促开发商解决问题。
(四)法律诉讼维权
如果以上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购房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起诉前,要充分收集证据,除了前面提到的房屋质量问题证据外,还包括购房合同、与开发商的沟通记录等。同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确保诉讼请求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诉讼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和规定,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
三、维权注意事项
(一)及时行动
发现房屋质量问题后,要及时采取行动,避免因拖延而错过维权时机。因为法律对诉讼时效有一定的规定,一般民事权利保护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可能会面临败诉的风险。例如,有业主在收房后发现质量问题,但一直未采取任何维权措施,几年后才想起要起诉开发商,此时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最终未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二)证据收集
在整个维权过程中,证据的收集至关重要。要保留好与房屋质量相关的所有证据,如房屋质量检测报告、与开发商或物业的沟通记录、照片、视频等。这些证据将在协商、投诉和诉讼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比如,在与开发商协商时,出示详细的质量检测报告和现场照片,能让开发商更直观地了解问题的严重性,增加协商成功的可能性。
(三)遵循法律程序
在维权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和规定。无论是协商、投诉还是诉讼,都要依法进行,不能采取过激的行为。例如,不能通过破坏房屋、聚众闹事等非法方式来解决问题,否则不仅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之,当收房遭遇质量问题且开发商态度强硬时,购房者不要惊慌,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法律权利,按照合理的步骤进行维权,同时注意相关事项,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